根据《关于开展“奋斗的青春最美丽”第十四届“榜样大工”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的通知》的相关要求,经学生自主报名、材料审核,拟推报以下3名学生、1支学生团队,参评第十四届“榜样大工”优秀大学生评选。现对相关情况进行公示。
1.刘秋艳,女,2003年10月出生,汉族,共青团员,公共基础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,拟推报社会实践奖。个人情况及事迹简介个人情况如下:刘秋艳同学在大学期间曾作为校区志愿者工作部部长、副部长、干事,独立组织以及参加50+项志愿服务活动,累计组织10000+同学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。她躬身于长期志愿队伍的建设。带领部门组建服务队对不同人群开展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。同时在校区的支持下,创新开设其他服务队。三年里,她累计志愿时长845小时,组织并参加121次志愿活动。校外她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,为云南山区的孩子们无偿线上辅导100+小时,也赴广西参加线下支教。往上生长,向下扎根。她也用脚步丈量属于家乡的山河,带领实践队举行三次学期中社会实践,并赴贵州进行调研。在实地走访中对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。
2.李一杨,女,2004年3月出生,汉族,共青团员,公共基础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22级本科生,拟推报社会实践奖。个人情况及事迹简介个人情况如下:李一杨深耕乡村振兴、教育帮扶与公益服务两年半,从参与者成长为引领者,累计志愿服务超500小时,获多项荣誉,相关宣传材料在全媒体平台浏览量达万余次。教育振兴:两赴云南山区支教,担任班主任,创新教学方法并开发特色课程,团队获国家级、省级荣誉,宣传内容浏览量破万。乡村赋能:带队赴盘锦平安镇调研,助力搭建京东“特产馆”,探索农业电商模式,成果转化参与“攀登杯”、“互联网+”、“三创赛”等赛事。公益深耕:参与迎新引导、自习室清扫、无偿献血等校内志愿服务;春节执勤维护景区秩序,服务游客超百人次。企业调研:走访企业对话HR,调研“英语+”复合人才需求,明晰职业规划路径。团队引领:任社会实践部部长期间,创新工作模式,支持校区数千名学生参与实践,盘锦校区团队在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斩获4项优秀调研报告奖项,实现新的突破。
3.郑皓夫,男,2003年8月出生,汉族,群众,公共基础学院运动康复专业2022级本科生,拟推报社会实践奖。个人情况及事迹简介个人情况如下:郑皓夫,运动康复专业22级本科生,自入学起他便活跃于多项志愿活动中,多次参加校区“海洋天堂”等志愿服务活动,也时常在演出后台、献血场地等场合志愿奉献,累计志愿时长445h。他也实践中与项目共同成长。他在2022年冬初次加入心向冬青后,便与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们接下不解之缘。此后,他便成为心向冬青主要成员之一,在延续团队实践基础以外不断拓展创新,丰富完善项目内涵。他曾带队实践,期间开创调研板块,深入县、市级单位调研;曾外联多家组织机构增加合作机会;也曾创设短期学期中实践项目并主导其开展。在2024年夏,他代表团队首次参加辽宁省青年项目志愿大赛获铜奖,为大工该年于该赛内唯二获奖队伍。此后,他借实践课平台组建团队开展政策调研输出资政报告一份,并借实践项目衍生“鉴星启航”项目,并在新一期实践中进一步主导团队实践改革。
4.心向冬青实践团,队长冯彦熙,团队于2022年7有月成立,团队人数17,拟推报社会实践奖。团队情况及事迹简介团队情况如下:心向冬青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正式成立,隶属于大连理工大学,是关怀孤独症儿童的志愿服务类公益组织,扎根于该主题并致力于长久的帮扶计划。团队自成立至今团队前往书院、营口金石幼儿园共开展了超50天的长、短时公益服务活动,实践时长超36 000小时,志愿者超100名。团队曾获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校区二等奖,实践团多名队员荣获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一、二等奖,实践成果被中国共青团杂志、大连日报、大连晚报、盘锦日报、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等多家校内外媒体宣传报道。日常辅助书院的老师完成教学任务、陪伴孤独症儿童上课、做操、玩耍、就餐;此外,团队开展一系列如海边游学、文艺汇演、共做义工、街边义卖等活动,牵着孤独症儿童的手去领略这五彩缤纷的世界;同时,为了让更多人走出对孤独症认识的误区,实践团积极开展社会调查、科普宣讲等活动对孤独症进行有力宣传。
公示期为:2025年3月3日- 3月5日,自本公示之日起,对以上人选如有不同意见,请在2025年3月5日17:00前通过电话、邮件或者书面的形式向公共基础学院(推报单位)反映,反映情况要求真实并署名。
联 系 人:邹靓靓
联系电话:0427-2631967
电子邮件:zouliang1989@dlut.edu.cn
大连理工大学公共基础学院第一团总支
2025年3月3日
附件:拟推报对象事迹材料
一、刘秋艳事迹材料
二、李一杨事迹材料
三、郑皓夫事迹材料
四、心向冬青实践团事迹材料